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邀約三五好友同桌共餐,對酒當歌別有一番情趣,但一不留神,也可能把病毒、細菌打包吞下。有研究顯示,人群中食源性感染的發(fā)生率在不斷增加。而“共餐共食”,為細菌和病毒提供了進入人體的可趁之機。抵擋可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的新冠病毒,分餐制可謂一道健康屏障。
3月以來,山東、北京、江蘇、河北、湖南等地相繼出臺分餐制、公筷公勺的地方規(guī)范或倡議。夾菜用公筷,拒絕“口水菜”,正在走向更多人的餐桌。
其實,早在非典期間,分餐制、公筷公勺就曾被廣泛呼吁、采用過,可惜疫情過后逐漸被人們放棄。有專家表示,基于傳統(tǒng)文化、飲食習慣、餐飲業(yè)運營成本等現(xiàn)實困境,分餐制難以一蹴而就,但可以通過多種措施、規(guī)章,對餐飲業(yè)和公眾進行分餐制習慣的培養(yǎng),讓分餐成為日常生活的標配。
同吃一盆菜可能吃出多種疾病
從分餐制到合餐制,闔家享受豐美菜肴“同吃一盆菜”的同時,卻為部分疾病的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
1月底,南京一家庭一次聚餐,導致7人先后確診患上新冠肺炎。哈爾濱一家庭9人聚餐,9人均為確診病例。
“除了新冠病毒,可以通過糞口傳播的幽門螺桿菌、甲肝病毒、傷寒桿菌、手足口病,都是潛在危害?!苯K蘇州市立醫(yī)院消化道內科副主任醫(yī)師閔寒說,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微需氧的螺旋狀的革蘭陰性細菌,全球約50%的人攜帶。
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沃倫和馬歇爾首次在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發(fā)現(xiàn)了幽門螺桿菌,它可以長期定植在胃黏膜表面。幽門螺桿菌感染能引起胃部一系列病變,例如胃癌、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成人和兒童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等疾病。
1989年和1993年,學者們又首次從胃炎患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分離并成功培養(yǎng)出幽門螺桿菌?!斑@意味著幽門螺桿菌也能通過唾液傳播,但并非所有感染幽口螺桿茵的人,都會出現(xiàn)明顯的消化道癥狀,通常僅有少部分感染者可能出現(xiàn)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不過,推行分餐制,對于降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可能有幫助。”閔寒說。
不只堵住感染還有其他健康好處
可以“病從口入”的還有甲肝病毒等細菌和病毒?!凹赘尾《?、瘧疾、霍亂、諾如病毒可以隨糞便排出體外,糞便如果污染飲用的水源、食物、蔬菜等,其他人飲用被污染的水或者吃掉被污染的食物,就可以造成傳染。除了食物,糞便也可以污染玩具、生活用具,孩子在接觸這些玩具、生活用具之后,如果手部沒有徹底清潔而接觸、吃下食物,也有可能造成感染?!苯K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與評價所副所長、主任醫(yī)師戴月說,人們如果與患有糞口傳播的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共用餐具、茶杯、牙具等,就有可能通過口進入消化道,而實行分餐制可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分餐制為人類抵御細菌、病毒構筑健康防線的同時,也會間接帶來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昂喜涂赡懿惶每刂七M食的量,每餐吃得多,能量攝入過多,易引起超重肥胖,超重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贝髟抡f。
閔寒認為,“圍桌合餐時,可選擇的食物很多,有的人可能會挑食,例如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增加腎臟負擔;海鮮吃得多,可能有患痛風的隱患,但分餐制有利于控制食量,便于營養(yǎng)均衡攝入?!?/p>
健康意識影響公筷“流行”
每當一次流行性傳染病暴發(fā),分餐制都會被大力倡導。非典之后,使用公勺公筷的呼吁曾一度流行,但非典疫情的遠去,也逐漸帶走了人們的熱情。
呂書紅、田本淳、楊廷中曾于2008年發(fā)表的《非典期間與非典后期居民相關健康行為比較》一文指出,非典期間,在外出就餐的人群中, 總是和較多使用公筷者為12.1%和24.8%, 2006年則分別下降至11.2%和22.7%。
戴月分析,分餐制對于講究色香味俱全的中式餐飲來說,菜肴的擺放可能不如圍桌合餐精致,而主客之間少了夾菜的寒暄,也被認為會影響聚餐的氛圍。
“其實分餐制推廣了很長時間,但不少人認為,居家分餐會增加隔閡感。而一些餐飲企業(yè)認為實行分餐制增加了人力成本,也需要占用更多的碗盤、筷勺,餐具成本提高,所以推廣一直存在困難?!苯K省餐飲行業(yè)協(xié)會執(zhí)行會長于學榮說,目前,江蘇39.1萬戶餐飲服務單位,推行分餐制的不到10%。
專家們表示,健康意識不足也是影響分餐制落實的重要原因。據(jù)新華網(wǎng)對近2萬名網(wǎng)友的問卷調查顯示,四成網(wǎng)友贊成分餐制推廣,而三成網(wǎng)友則表示反對。從整個社會來看,只有少數(shù)人有分餐意識,想分餐或使用公筷的人反而常常讓人覺得“另類”。
不過,這次新冠疫情讓人們開始反思很多日常習慣,用餐成為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而近日,在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新聞發(fā)布會上,全國愛衛(wèi)辦副主任、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規(guī)劃司司長毛群安更是明確表示,下一步將總結一些地方推廣分餐制的經驗,將好的做法形成制度,進行推廣。
多種標準將加速分餐制改革
專家們認為,長久以來的飲食傳統(tǒng)也許可以從餐飲企業(yè)的供給側改革嘗試突破。近日,江蘇省餐飲行業(yè)協(xié)會制定了《“位上菜”制作規(guī)范》,目前正在征求意見?!八^‘位上菜’,就是按位上菜、一人一份。消費者可一次嘗試更多品種的菜,餐飲企業(yè)也可以精準把握食量、避免浪費,更重要的是衛(wèi)生,有益身體健康。標準對‘位上菜’的溫度、原料、重量進行標準化規(guī)定,便于操作、避免交叉感染,規(guī)避食品安全隱患?!庇趯W榮說。
而推廣使用公筷公勺也正在納入飯店的日常管理環(huán)節(jié)。3月8日,江蘇泰州發(fā)布《公勺公筷使用規(guī)范》地方標準,這是全國首個出臺的地方性公勺公筷使用標準。
3月9日,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省旅游飯店協(xié)會聯(lián)合向全省旅游飯店、住宿和餐飲行業(yè)發(fā)出倡議,在全省旅游飯店(餐飲)行業(yè)推廣實行“分餐制、公勺公筷雙筷制”。
3月16日,山東省還率先在國內推出《餐飲業(yè)分餐制設計實施指南》《餐飲提供者無接觸供餐實施指南》,提出了“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和“分餐自取”三種模式,為推廣分餐制提供了很好的實踐。此外,北京、上海、河北、湖南等地也明確倡議使用公筷公勺。
“對不同的企業(yè)、場景可以嘗試不同的分餐制,例如大型、高檔次的餐飲企業(yè),可以推行‘位上菜’;中小型餐飲企業(yè),可以嘗試多用公筷公勺;居家用餐,家庭成員可以使用固定碗筷,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愛護他人。”戴月說。
相關鏈接
中國分餐歷史遠超會食歷史
中國傳統(tǒng)的日常飲食方式,經歷了從分餐到會食的漫長過程,且分餐的歷史時間遠超會食的歷史時間。最早的史前氏族文化階段,食物是共同所有,食物加工后,按照人數(shù)平分,然后各自進餐,這是最原始的分食制。
到了商周時期,中國人開始席地而坐,憑俎案而食,人各一份,分食制成為非常厚重的一種飲食傳統(tǒng)。歷史典籍中,有關分餐制的記載俯拾即是。《史記·項羽本記》中描寫的“鴻門宴”,表明當時實行的就是分餐制。在宴會上,項王、項伯東向坐,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這5人便是一人一案。
魏晉南北朝,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的文化逐漸融合,也帶來了飲食風俗的變化,最為典型的是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高足坐具,這促使大家開始同桌而食。
隋唐時期,飲食文化受少數(shù)民族影響更甚。到了武周中期后,國家空前繁榮,達到鼎盛,此時分餐與會食并存,會食成為主流。不過,在這段時期,用餐方式仍有過渡期多元化特征。
到宋代時,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會食出現(xiàn)在餐廳里和飯館里。到明清時期,會食制就完全成熟流行了。(金 鳳)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