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實生活并不存在這樣一種“公式”:只要我們在一端輸入自己的才智,另一端就馬上會得出“升遷”“嘉獎”的結果
“很難說清,我在青海做了什么,但很清楚,妻子和孩子付出了什么。朋友說,你失去的,永遠也不會補回來。我無法反駁,但還是堅信,付出的,一定會有意義。”這兩天,一位援青干部的日記在網(wǎng)上傳播廣泛,感動了不少人。在廣袤的大地上,還有許多這樣的年輕干部扎根在基層,奮斗在一線。他們一不為名、二不圖利,就想踏踏實實為老百姓做點實事,以奉獻詮釋青春。
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年輕干部“要沉下心來干工作,心無旁騖鉆業(yè)務,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強調“要教育引導年輕干部強化自我修煉,正心明道,防微杜漸,做到有原則、有底線、有規(guī)矩”。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引起廣大年輕干部強烈共鳴,也促人深入思考:年輕干部應當如何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道路?又該樹立怎樣的事業(yè)觀、價值觀?
將個人成長自覺融入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知易行難。細察當下,并不是所有年輕干部都能做到勤勤懇懇、甘于奉獻。有的干部熱衷于搞自我設計,混基層經歷,為個人升遷“鍍金”;有的人醉心于“晉升路線圖”,干一點事就想著“回報”,剛剛提拔就琢磨“再上一個臺階”;有的人“這山望著那山高”,總感覺單位“廟小”、崗位“屈才”,干工作三心二意、心猿意馬,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走關系”“找門道”上。長此以往,不僅心態(tài)會失衡,變得患得患失、牢騷滿腹,也容易蛻變?yōu)榫碌睦褐髁x者,只盤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愿盡職擔責、勤勉奉獻。這些現(xiàn)象警示年輕干部:自身努力不等于自我設計,材質疏松的“速生樹”終究長不高,愛抄近路的人終究走不遠。
相比起來,另一類年輕干部則能夠扎扎實實地挑起為政一方的擔子,樂于做幾回“熱鍋上的螞蟻”。雖然一開始提拔調動看似不那么順風順水,但是卻在撲下身子的過程中廣接地氣,在辦成好事實事的過程中歷練成熟,在聯(lián)系群眾的過程中交上基層朋友,在應對復雜情況的過程中摔打磨礪。只有這樣的年輕干部,未來走上更重要的領導崗位時,才能做到決策有分寸、執(zhí)行有力度、服務群眾有感情、遇事有辦法。
是做“溫室花”,還是去“墩墩苗”?這里可以感受到兩種不同的價值觀。一種是把為老百姓做事、為黨和國家工作當成“梯子”,目的就是“升職”;另一種則是當成“事業(yè)”,目的是“鍛造”。只有走后一條路,才能最終成長為可堪大用的人才,才能真正享受到實現(xiàn)價值、造福一方帶來的幸福感與成就感。
當然,不搞自我設計并不是說年輕干部就不應該上進。追求上進與自我設計的區(qū)別,就在于真正的上進者,從來都不是為一己之私而精于算計的人,他們除了踏實做事、勤勉工作,也會主動把個人發(fā)展與黨和國家事業(yè)、群眾利益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F(xiàn)實生活并不存在這樣一種“公式”:只要我們在一端輸入自己的才智,另一端就馬上會得出“升遷”“嘉獎”的結果。相信組織、相信群眾,依靠實干、奮發(fā)有為,年輕干部才能贏得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廣闊空間,真正實現(xiàn)人生價值。隨著干部培養(yǎng)選拔機制的日益健全完善,那些“但行好事,不問前程”的優(yōu)秀年輕干部必將脫穎而出、大量涌現(xiàn)。
《論語》中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孔子問弟子子游,是否有心儀的人才。子游回答說,有個叫澹臺滅明的人,走路規(guī)矩、不抄近道,沒有公事也不到我的住所來。古人選人用人的智慧,對于新時代選任優(yōu)秀年輕干部,仍然具有啟發(fā)意義。“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不鉆營、不設計,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努力成為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人才,這樣才能立足本職崗位,成就事業(yè)也成就自我。(彭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