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海牙8月12日電(記者 潘治)海牙市中心南側(cè)的一條小街上,坐落著荷蘭最著名的哲學家斯賓諾莎的故居。小街中心的花壇里,靜靜地安放著他的雕像。哲人握著筆的手輕輕托腮,深邃的目光注視著前方。
而一箭之遙,便是海牙的唐人街。雕梁畫棟的高大牌樓透出濃郁的“中國風”,兩排大紅燈籠沿街懸掛,地面上的石塊用中、荷兩種文字鐫刻著“人之初,性本善”“道可道,非常道”等中國古語。
沉思著的荷蘭哲人,喧囂熱鬧的唐人街,毗鄰而居,相容相安,這正是華人和中國文化與荷蘭當?shù)厣鐣幕椭C相融的一個縮影。
官方史料記載,華人移居荷蘭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1年。100多年后的今天,十多萬移居荷蘭的華人不僅融入當?shù)厣鐣簿訕窐I(yè),更令中國文化在這古老的絲綢之路的另一端悄然綻放。
在荷蘭的許多城市,都可以找到中國文化的印記。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畫舫餐廳,鹿特丹河道里時常舉行的龍舟賽,烏得勒支中文學校的瑯瑯書聲,艾恩德霍芬藝術(shù)中心里琵琶、古箏的錚錚琴音,東南部小城芬洛的中國園林……來自東方文明古國的各種文化,在荷蘭這個國度里競相爭艷。
如今貴為荷蘭國寶之一的代爾夫特藍陶,成為絲路兩端的中國與荷蘭文化交流的極佳見證。源自荷蘭能工巧匠300多年前對中國青瓷的模仿,代爾夫特藍陶這一“別樣青花”有著與中國的青花瓷極為相似的韻味:質(zhì)樸而高貴,典雅而清新。歷史記載,途徑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荷蘭船隊從中國運回大量瓷器,其中不乏精美絕倫的青花瓷,受到了荷蘭民眾的追捧。于是荷蘭工匠開始爭相仿制,并最終創(chuàng)造出了這雖源自中國青花、但制作工藝完全不同且融合諸多荷蘭特色的“藍陶”。
中國駐荷蘭大使館文化官員楊曉龍介紹說:“近年來中荷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體現(xiàn)出鮮明特點:官方交流緊密頻繁,民間交流不斷升溫?!?/p>
確實如此。近年來,除在兩國官方機構(gòu)協(xié)同合作下促成“四海同春”文藝演出多次在荷蘭各地巡演、上海京劇院多位名角聯(lián)袂在海牙登臺、上海交響樂團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首次獻藝外,多個民間機構(gòu)舉辦的攝影文化交流展、“中國印”西泠印社海牙特展、中國書畫展等各類展覽也連番舉行。中國文化,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荷蘭民眾接受和喜愛,文化也由此成為連接遠隔千山萬水的中荷兩國人民的橋梁。
海牙唐人街的另一端,緊鄰的就是市政廳。在這座白色的高大建筑里,已經(jīng)連續(xù)舉辦了十二屆華人華僑慶賀中國新春活動。今年活動的組委會主席、荷蘭僑領(lǐng)朱偉勛說:“海牙市政廳里的中國慶?;顒樱呀?jīng)成為中國文化在荷蘭最響亮的一個品牌?!?/p>
作為中國文化最為典型代表之一的漢語,也在荷蘭日益普及。荷蘭教育部已決定在小學階段以必修課或選修課的方式推廣漢語教學。荷蘭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董事會主席保利娜·范德梅爾·莫爾女士日前對新華社記者說:“中文將成為未來的世界語言。中文在荷蘭教育系統(tǒng)中地位的改變,體現(xiàn)了我們國家對世界格局變化之思考,對自己在世界格局中位置之思考,對中國這樣重要國家之思考?!?/p>
幾百年前的絲綢之路,打開了中國與荷蘭的交流之門;而如今,藉兩國日益緊密的全面交流,在“新絲路”的美好構(gòu)想下,兩國文化交流也將結(jié)出更為豐碩的果實。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