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華時評:探火因窮理而不凡
2020-07-23 13:50:2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記者王琳琳、胡喆)今天,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向著浩瀚蒼穹出征了!盡管7個月、最遠4億公里的長途布滿荊棘,但任何險阻都無法阻擋我們對未知的渴求。人類文明屢因斷惑而進步,天問探火將因窮理而不凡。

(圖文互動)(1)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fā)射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fā)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后,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孔孟之道,首求斷惑。然欲斷惑,則必先證得大宇宙之唯一真實。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華夏祖先就曾提出有關火星的猜想,而后,幾乎歷代王朝都設有專司天象的官方機構。先秦時期,著名詩人屈原在《楚辭》中寫下“日月安屬?列星安陳?”的《天問》長詩,體現了古時可貴科學精神的萌芽,也給予了今時中國行星探測工程以命名的靈感。天問奔火,肩負了祖先的重托,接續(xù)著科學的求索。

(圖文互動)(2)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fā)射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fā)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后,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新華社記者 胡喆 攝

  翻開人類歷史,火星探測共40余次,成功24次,通關概率僅一半左右。航天專家說,探測長路挑戰(zhàn)重重,即便一粒微小的塵埃都可能對航天器構成巨大考驗。然而,人類最可貴的精神就是斷惑,身為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求知欲超過一切。

(圖文互動)(3)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fā)射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fā)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后,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從這個意義上說,“天問一號”將載入史冊:于中國,它是國家航天科技走向更遠深空的里程碑,開啟了國人對地球之外一顆行星的深入探索;于世界,它意味著國際太空探索再添生力軍,人類對宇宙奧秘的認知將進一步深化。

(圖文互動)(4)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fā)射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fā)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后,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火星的形貌與地質構造如何?哪里有水冰分布?大氣環(huán)境與表面氣候怎樣?內部結構、物質組成如何?……這些都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即將研究的重點科學問題。然而,天問窮理的深意遠不止于此。

(圖文互動)(5)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fā)射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fā)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后,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 攝

  實踐證明,深空探索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是非凡的。尿不濕、脫水食品、太陽能電池都曾是航天領域“高大上”的尖端科技,而今,這些應用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天問探火,是中國行星探測工程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邁出這一步,我們將親證宇宙實相,窮理而達本;堅持走下去,我們將創(chuàng)造更大福祉,推動人類進步。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杰
加載更多
三門峽水庫降至汛限水位以下
三門峽水庫降至汛限水位以下
高校暖心畢業(yè)“寄”
高校暖心畢業(yè)“寄”
雨荷
雨荷
夏日林周風光美
夏日林周風光美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661126275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