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記者 高潔)在汪曾祺先生逝世的第20個年頭,記者一行隨同汪老的兒子汪朗來到江蘇高郵,與一群同樣深受汪老影響的可愛的人們一起,拍攝了一組短片--《深夜食堂:故鄉(xiāng)之旅》。
故鄉(xiāng)二字意味著什么?對汪曾祺來說,那里有童年的記憶也是歸根的選擇,那里有所珍愛的親朋好友也是自己心安之處,那里有文學的啟蒙也是美的開始。更為確定的是,那里有汪老兒時的味道,也是他用一生去回味的味道。
兒時的味道,是一生的導航。當我們品嘗了山珍海味,自豪擁有一個遍嘗四海美食的舌頭和世界胃,心底念念不忘的卻是再也沒有一種食物能夠跟第一口飯菜的香味相比。那種香味是家的味道,是故鄉(xiāng)的味道。
豈止人類,記者還聽說過另一個魚類的故事,不禁讓人悚然一驚。大馬哈魚在生命的盡頭,總要回到出生的流域,產(chǎn)卵、死去。讓人類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沒有地圖導航,也沒有雷達衛(wèi)星,大馬哈魚到底是靠什么找到那片水域的呢?
有人做了一個實驗,在大馬哈魚孵化時,在河中滴入碘酒。在經(jīng)過4年海中漫長的旅程后,在大馬哈魚洄游返鄉(xiāng)途中,在另一條河的支流中再次滴入碘酒。結(jié)果令人吃驚的事發(fā)生了,就有魚兒迷路了。實驗的結(jié)果證明,味道,是大馬哈魚最精準的導航。
我們能逃離故鄉(xiāng)嗎?有的人或許能夠洗去故鄉(xiāng)刻在身上的痕跡,穿衣打扮融入城市,說純正的普通話,介紹自己的英文名字。可是兒時最愛的味道終究是無法更改的。
汪曾祺深知這個道理,這個“調(diào)皮”的老頭自己在書中爆料,他在家招待從海外回國探親的一對夫婦,用家鄉(xiāng)菜大煮干絲來招待,為的就是“勾起她的思鄉(xiāng)之情來”。
有人說,汪曾祺是中國當代文壇最后一位頗具士大夫精神的文人。而這種精神對故鄉(xiāng)的影響,給記者帶來更多的觸動。
拍攝過程中,我們在一家餐館的二樓做專訪。晚餐高峰還未真正接近尾聲,這家因汪家味道在當?shù)仡H具名氣的餐館依然人聲鼎沸,我們跟幾位還在就餐的客人商量是否能夠暫時小聲聊天,讓已經(jīng)85歲高齡的汪老妹婿金家渝早一點結(jié)束拍攝,回家休息。這個“無理”的要求竟然沒有多費口舌就得到了支持。一位客人說:“我是高郵本地人,你們要拍汪曾祺的故事,我們等一會沒關系的,全體支持。”
采訪結(jié)束,客人們過來跟金家渝和汪朗合影。一位客人回憶說:“我小學的時候還見過汪曾祺先生呢,他曾經(jīng)到學校來贈書,還跟小時候的我握了一下手?!睅孜豢腿瞬簧岬米?,一再囑咐我們,要把故事拍好啊,汪曾祺先生代表我們高郵。
一位文人對故鄉(xiāng)的影響,讓故鄉(xiāng)人默默不忘,經(jīng)久回響。也許,這就是我們遺忘已久的文字的魅力。
“何止是故鄉(xiāng)人?‘汪迷’遍布各地?!苯鸺矣甯嬖V我們,他們住在汪老故居,經(jīng)常有讀者就這樣找過來,他給初次見面的讀者泡上茶,給他們看汪老的一些字畫,講讀者想知道的故事。
這些“就這樣找過來”的讀者來自世界各地,從小學生到中年人都有,甚至有一些“汪迷”,得知記者一行在高郵拍攝短片時,匆匆趕過來跟我們聊天,就希望談談他們對汪曾祺作品的理解,給我們的拍攝提供一些借鑒。
“汪迷”蘇北就是其中一員。文人之間的聊天,處處是坑,如果腦筋轉(zhuǎn)得不夠快,很容易就吃了虧。另一位“汪迷”王樹興向記者介紹蘇北,他說這位是作家蘇北,也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不過最著名的頭銜是美食打包專家,在高郵聚餐吃不下的飯菜蘇北都要打包帶走。
大家哄堂大笑,卻愈發(fā)懷念起汪氏幽默。
“我當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蓖粼髟凇峨S遇而安》中這樣寫道。這是何等的散淡,歷經(jīng)坎坷,回望人生,卻將生活的磨難當成一段歷練的時光而已,始終把握住了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不僅僅如此,對待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汪老這代文人更是提供了一個觸動你我的理想主義范本。
在《活著,就得有點滋味兒》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78歲的王世襄給汪曾祺家打電話問地址,末了來了,掏出幾個茄子,說:“剛才在虹橋市場買菜,看見茄子挺好,騎車送過來,嘗個鮮?!睕]說幾句,轉(zhuǎn)身就走。實際上,從虹橋市場到汪家,這一來回,騎車得半個多小時。這種交往,就是如此純粹而清澈。
在今天,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喜愛汪老的文字?也許正是那些觸動內(nèi)心的聲音和故事,透過不斷再版的文學書籍,散著墨香,傳達到每位讀者的心里,活著真好啊!
一茶一飯,皆生歡喜。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就在飯菜的滋味里。汪老的生活態(tài)度,同樣透過一茶一飯、一菜一湯的描述,愈發(fā)灑脫和清晰起來,借著他的生活態(tài)度洗掉自己身上的焦躁和油膩,輕裝上陣,回味初心,不被喧鬧影響自己的判斷,重新回味故鄉(xiāng)的味道,感受生之喜悅。
生前在故鄉(xiāng)沒有棲身之處的人,死后卻依然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高郵人。在高郵,處處都能看到汪老的影子。我并不覺得這是消費汪老,而是對一位文人的敬重與懷念,也透著對故鄉(xiāng)味道的自信和驕傲。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