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 題: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辛識平
四月江浙,滿眼蔥蘢。余姚橫坎頭村的櫻桃熟了,村里的農家樂擠滿采摘的客人,停車成為“甜蜜的煩惱”;盛產毛竹的天目山周邊,家家戶戶忙著晾曬筍干、采摘新茶。穿行在一個個“開門見山,推窗聞青”的浙江村莊,印象最深的莫過于老百姓純樸而溫暖的笑臉。在他們眼里,綠水青山帶來了好日子,“詩與遠方”不在遠處,就在自家門口。
“吃水不能忘了挖井的人”。在浙江鄉(xiāng)村,干部群眾會不約而同地提起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提出的“八八戰(zhàn)略”,津津樂道15年前開啟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人們真切感受到,正是從那時起,村子一天天變美,生活一天天變好?;叵肫饋恚粺o感慨,更不無啟示。
發(fā)展經濟就一定要犧牲環(huán)境嗎?曾幾何時,這樣的問題縈繞在很多人心頭。不是沒有走過彎路、付出過代價。從浙江安吉縣劉家塘村一眼望去,山上至今仍留有炸山開礦的痕跡,十余年前的“大炮一響”,雖能換得“黃金萬兩”,卻造成“晴天一層灰、雨天一層泥”的生態(tài)惡果。2005年8月,習近平來到安吉考察,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這一理念指導下,村民們關閉礦場,利用大片毛竹林做起度假景區(qū),實現(xiàn)了從“挖礦人”到“護綠人”的身份轉變,腰包也一天天鼓起來。劉家塘村的變遷,是浙江鄉(xiāng)村萬千個美麗故事中的一個。它證明了一個樸素而深刻的道理:留住綠水青山,才有金山銀山。
鄉(xiāng)村之所以美,既在于景,更在于人。讓農民的生活更加體面、更加文明,何嘗不是一道動人的風景?以垃圾分類為例,“會爛”與“不會爛”,這一簡單而接地氣的二分法在浙江鄉(xiāng)村被廣泛推廣,廚余垃圾送進陽光房堆肥,金屬紙板等資源分揀回收,電池等有害垃圾可以拿到村里的“垃圾超市”兌換肥皂、紙巾,“垃圾不落地”正在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愿意打開窗門,聆聽穿村而過、不舍晝夜的溪水聲;愿意把自家的鮮花放上窗臺,擺出小院,與村里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農民的窗臺,時代的明鏡。一個個細節(jié),體現(xiàn)著百姓對家園和生活的熱愛,折射出農民生活從“將就”到“講究”的深刻變遷。
鄉(xiāng)村的大美,美在心靈滋養(yǎng)、文化傳承。在浙江鄉(xiāng)村,“白天勞動挑一挑,晚上禮堂跳一跳”日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流傳千百年的家訓,讓鄰里打開心結、化解矛盾;即使沒有獎金,各家也要爭當“五星”文明家庭……讓農民在“身有所棲”的同時“心有所寄”,日益成為和諧的紐帶、文明的內在動力。
種一片綠色,潤一方鄉(xiāng)土。15年美麗接力,人改變了環(huán)境,環(huán)境又塑造了人?!懊康揭股钊遂o的時候,可以聽到竹子生長拔節(jié)的聲音,如同我們的生活,節(jié)節(jié)拔高”。誠如安吉一位鄉(xiāng)干部所說,美麗中國生長的聲音,就是億萬農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