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网“共享出行大家说”栏目首期访谈特别邀请了ITDP(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东亚区首席代表、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刘岱宗。
本次访谈回顾了中国交通新业态的发展成就,探讨了电动两轮在交通出行领域的发展态势及存在问题,并总结了中国共享电动自行车领域的先进经验。
在电动自行车的车辆技术和政府治理等方面,中国可以为国际社会提供先进的中国经验。刘岱宗指出,当前我国拥有约4亿辆电动自行车,在车辆技术、政策体系、治理经验等方面可以为其他国家的两轮机动化提供经验借鉴。特别是在共享电单车于国内快速普及的当下,我国在技术应用、电池安全、车辆运营和监管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可以提供较好的范例。
电动自行车是符合中国特色的机动化方式,需要从设施供给、行业治理等方面需要予以重视。电动自行车因便捷、环保、经济、高效和体现社会公平等特有优势在国内迅速发展。国内电动自行车已成为百姓常用的交通工具,然而在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在通行路权、停放空间、充电需求等方面都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
共享电单车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与公共交通形成了合作互补的关系。截至2023年底,共享电单车已在超过400个城市运营,总投放量超过1000万辆,日均骑行次数超过3000万单。刘岱宗表示,电动自行车是5公里以内出行的理想交通工具,与运距通常在5公里以上的公共交通并无强烈的竞争关系,相反,电动自行车能有效完成地面公交/地铁最后一公里的接驳。刘岱宗认为,共享电单车在不同规模的城市可以有不同的定位:在超大城市和大型城市等公共交通发达的区域,共享电单车可以成为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在郊区或小城市等公共交通不发达的区域,共享电单车可以成为缓解出行难的有效手段。
共享电单车平台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为私人电动车治理带来启发。刘岱宗强调要从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包括停放及充电)、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展开治理,并强调要加强骑行者教育。同时,他指出,相较于对全国超大体量私人电动自行车的日常化规范管理,对共享电单车企业的监管更为可控、有效。共享电单车是企业投放运营,在车辆合规、电池安全、头盔佩戴及停放秩序等方面更有保障,其平台管理模式或值得管理部门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