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为新向未来,科技赋能守长城-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7/22 10:59:43
来源:新华网

与古为新向未来,科技赋能守长城

字体:

  明代建筑构件脊兽、佛郎机的子铳、明代万历通宝钱币……170余件套文物带给人惊喜不断,刷新着我们对长城丰富性的认知。这些文物都来源于箭扣长城五期修缮的现场。今年4月,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正式开展考古工作,并于6月6日进场施工,实现了“边考古,边修缮”的无缝衔接。  

  箭扣长城五期修缮工作是又一起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的项目,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基金会捐资支持开展。40年前,首都一些单位发起“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让一些长城段落因社会捐资得以修缮。而今箭扣、喜峰口等不同区段的长城修缮,吸引着研究机构、高校、民非组织等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在资金支持、理念创新、长城研究、修缮记录、公众参与等多方面进行探索与尝试。作为科技与文保融合的典范,由腾讯开发制作的“云游长城”小程序展现着长城保护与互联网新的连接点。轻点手机屏幕,巍峨的长城矗立眼前,公众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身临其境地感受长城的雄伟与沧桑。

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2024年,正值“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四十周年。四十年的历程中,“保护长城加我一个”这一公募项目也应运而生,并已成功开展了8年。该项目是对“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的积极响应和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长城保护的持续关注和积极参与。40年来,初心不改。“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广泛的公众参与不断激发长城的时代价值,进而推动长城保护上升到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开创了长城保护的新格局。长城的保护与修缮凝聚着民族共同价值、社会共同心声,回应着文明传承期待。

  “接续努力、久久为功,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将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这如同春风吹遍了长城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激发了全社会对长城保护的热情与责任感。

  山河广袤,护城路远

  我国长城资源丰富,绵延横亘于北方大地的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4个县(市、区),现存各类长城资源遗存总数达43721处(座/段),墙壕遗存总长度达21196.18千米。长城的分布地域广泛,修筑延续时间长,除个别点段为砖石结构外,主体多为就地取材的夯土构筑,且因环境条件各异,保存现状复杂,这给长城的日常管理和保护修缮带来了现实困难。如何协调长城保护与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的关系,如何有效实施长城的日常保护管理,遏制人为破坏并打击涉及长城的违法犯罪行为,是当前亟需全社会共同付诸努力的艰巨任务。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不断强化长城保护工作。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司长邓超此前指出,长城保护有四大要点:一是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本着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二是加强涉及长城的文旅项目管理,做好科学论证和审核把关;三是构建长城整体价值展示体系,向公众生动解读长城的历史价值与当代价值;四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参与政策与措施,促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长城保护。

  箭扣长城作为明代长城中最为险峻且著名的段落,形如满弓扣箭,风景秀丽,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记忆与精神象征。它东起牛角边(顶),西至九眼楼,全长7850米。自2016年起,已连续开展了四期保护修缮工程,总长度达4520米。2024年6月,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正式启动,计划于2026年11月底完工。在过去的箭扣长城二期修缮过程中,社会力量的介入促进了“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现状”的原则探索。该过程减少了对新材料的依赖,例如在垛墙施工中,新砖被置于背面,而地面则尽量使用旧砖,只有在汇水面等关键部位,由于缺乏旧砖,才会使用一些新砖。除此以外,项目还开创了考古清理和数字化记录试点、计算长城特有的多次搬运费用等,这些措施体现了长城修缮理念的进步。发挥了社会资金的灵活性,而新的箭扣五期修缮项目延续了这一传统,秉承“考古先行”的理念,引入了多学科考古参与的科技考古手段。同时,项目在“最小干预”原则下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工程,包括全段实施全过程数字化记录、“边考古、边修缮”等,将修缮与考古相结合,为长城修缮管理与规范化施工管理办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这些探索在长城遗产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外,项目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拍摄和AI技术进行图像识别,对长城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扫描和记录。通过数字化技术与考古研究的结合,为未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图为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设计交底现场。

  2016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腾讯基金会,共同发起了“保护长城,加我一个”公募项目。该项目启动8年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箭扣南段到喜峰口西潘家口段,每一处长城的修缮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汗水与智慧。在此过程中,社会力量的参与为社会号召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利用科技力量推动了长城保护事业的发展。这不仅充分展示了长城厚重的历史价值,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遗产保护范例。

  携手并进,筑城守梦

  除了对长城本体的保护,当前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对长城文化的传播。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强调,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入,社会力量的角色愈发重要,形成广泛社会共识并吸引多元化参与是推动文物公益事业前行的基石。

  腾讯基金会积极关注长城周边的人与事,发起了一系列公益项目,如“长城保护员加油包”、“长城砖回家”,为长城保护员配备巡查装备,并组织村民收集散落的长城砖。这些项目在实现长城保护目标的同时,也注重人文关怀,让文物充满“温度”。腾讯还致力于将长城融入产品背景,如在QQ飞车中设置长城赛道,在王者荣耀中推出长城守卫军形象,和平精英则加入了箭扣和潘家口长城的长城元素与长城考古知识。

  2022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腾讯合作推出“云游长城”小程序,运用VR技术提供身临其境的长城游览体验,以高清360度全景呈现,使用户能“一触即达”近距离查看每一块砖瓦。交互功能提升了参与感,使旅程更加有趣。运用游戏技术实现公众沉浸式体验在线“爬长城”和“修长城”,“云游长城”成为“科技+文保+公益”创新传播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长城保护工作在科技赋能下展现出“与古为新”的特点。生动活泼的长城系列产品应运而生,以不同形式讲述长城的故事,传递长城的精神。纪录片《筑城纪》、科普绘本《长城绘》、公益小程序《长城你造不造》、“长城小兵”IP以及长城积木等,都以独特方式展现长城的魅力与价值,并吸引公众参与保护。

  腾讯基金会秘书长葛燄表示,腾讯参与长城保护已有十年,该项目已成为腾讯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业务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数字化”和“公众参与”是十年来的最大亮点。未来,腾讯将继续发挥核心能力,带动更多公众参与长城保护。 

图为数字化项目负责人正在进行箭扣长城数字化采集

  社会参与,精神永续

  长城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情感。在守护之旅上,不仅要关注长城的砖石土木,更要深入挖掘并传承其内蕴的精神。2023年12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工作的通知》,提纲挈领地强调了长城保护的六个“进一步”:进一步充分认识长城的独特作用和长城保护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深入研究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进一步秉持正确的长城保护理念,进一步落实长城保护责任的刚性要求,进一步强化长城保护管理及其周边区域建设开发管理,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保护展示。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初迎霞表示,“长城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广泛参与。”近年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长城保护局面已经基本形成。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不仅在于守护实体的长城,更在于筑起公众心中的长城。通过参与保护活动,公众能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这种精神层面的收获,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替代。

  正如近日刷爆朋友圈的短视频中,“我在鹅厂修长城”腾讯基金会文化遗产项目总监马尧所说:“惊险与生机交错,刺激与治愈并存,这就是箭扣长城。我们要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让这份雄奇再继续下一个500年!”(记者 高海英 实习编辑 陈南羽)

【纠错】 【责任编辑:申钉钉】